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杂志报道周欣悦脏钱研究

浙江大学 周欣悦ZJU 2022-04-16

你是不是每次买菜的时候,总想先把脏的、旧的钱用掉?但你是否知道,这个举动可能决定了你购买的商品是否缺斤少两!


近日,《Nature》人物专访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美女教授周欣悦,并且提到她做的一项研究——“脏钱研究”!


万万没想到,纸币竟然也是看脸的接触干净的钱会激发与公平诚实的行为,接触脏钱则会引发自私、贪婪的行为。

给小贩脏钱后,再次购买的蔬菜就缺斤少两了

在华南一处繁华的农贸市场上,一名女子买了一斤蔬菜。她递出一张又脏又旧的10元钱纸币。然而当小贩刚拿到这张钱,她就把钱要了回来,表示要再多买一斤蔬菜并且拿出一张正常的20元钱准备付钱。于是小贩就又称了一斤蔬菜给她。

这个女子与每个小贩重复进行交易。一次买菜让小贩接触到崭新的干净钞票,另一次则让小贩接触到旧的脏钱,与同一人的每笔交易至少相隔三天,以防小贩起疑。每次交易最后都会用正常的二十元支付,回来以后她会自己重新称重买回来的菜,看看是否被缺斤少两。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周欣悦及其团队发现,脏钱和新钱受到的待遇大不一样!接触到新钱有利于激发公平诚实的行为,而又旧又脏的钱就……

接触过脏钱的人的不道德行为成本仅为接触过干净钱的人的十分之一

脏钱会激发不诚信行为,那么这个门槛到底有多高呢?

周欣悦团队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这一次他们先把参与实验的人分配到四个不同的组。每个人都做了一个手指灵活度的测试,也就是尽可能快的数一叠纸或者钱,一组人数的是干净钱,第二组数的是一叠干净纸,第三组数一叠脏钱,第四组一叠脏纸。

之后,参与实验的人需要填写一个问卷,上面给出了一些不道德的行为

例如,如果不会被发现,最少要给你多少钱,你才愿意用针扎一个你不认识的小孩子的手?

又例如,如果你有这个权力而且还不会被发现,最少要给你多少钱,你才会把一个人的成绩从不及格改成及格?

参与者需要写下他们到底需要多少钱才愿意做这些不道德行为。

如果旧钱会激发不道德行为的假设成立,那么他们实施不道德行为的成本就会降低。反之,诚信行为的成本就会增加。

结果发现,之前接触干净钱组需要100百万左右才愿意做这些不道德行为,但是之前接触脏钱组只需要10万元左右就可以做同样的不道德行为。但是之前接触的如果是脏纸和干净纸就不会产生这个区别。

之后,周欣悦继续在4个实验中用了一些经济游戏进一步巩固了这个发现——接触脏钱的人在经济游戏中表现更加自私,更加不公平分配,更加容易辜负对方的信任给对方少分钱。

钱是一种心理资源,让人感到安全和强大

在周欣悦的眼里,金钱不是单纯的交换工具,它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心理效应。

例如穷人家的孩子会把硬币画得比富人家的孩子更大,夫妻生活中如果经常说起钱那么会影响他们的感情。在周欣悦之前的研究中,她还发现接触到金钱可以缓解人们的疼痛感。

这一个发现后来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DANIEL KAHEMAN的一次大型研究的印证。在一个盖洛普公司对45,000美国居民的调查中,DANIEL KAHEMAN发现:高收入会降低其他不幸事件带来的痛苦。同样一个威胁,例如头疼,经常头疼的有钱人不头疼的有钱人来说,觉得自己生活痛苦的比例只增加了19%,但在穷人身上头疼增加痛苦的比例却高达31%。

为什么脏钱会让我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呢?

事实上,金钱是一种心理资源,让我们感觉安全和强大,可以抵御各种威胁,包括疼痛。

脏的东西会让我们感觉厌恶,不道德的行为也会让我们厌恶。当我们说一个人很恶心的时候,有可能是在说他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

这也就是说,道德的脏和物理的脏对我们的心理感受是一样的。因此,当钱变脏的时候,钱就和不道德感联系在了一起,这导致我们觉得,为了钱做不道德的事也是可以的。

没想到,去菜场买菜,称重,给钱,在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行为里面,却蕴含了心理学的 “大学问”。

周欣悦教授的研究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高速变化中,研究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这种对生活中小细节的深入观察与剖析,让我们再一次为浙大人“求是创新”的优秀品质,为他们点赞!

Ps:端午节就要来了,千万不要拿脏钱去买粽子哦~说不准就会缺斤少两了呢!

图片:Julie Glassberg、互联网

本文文字素材由周欣悦教授提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